• 图片文章
  • 推荐文章
滑菇霉菌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5-09-02 丨 阅读次数:736

滑菇又名滑子磨,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近几年滑菇产业发展很快,但霉菌污染普遍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因此能否有效防止霉菌污染,是提高滑菇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霉菌种类及危害:滑菇栽培中常见污染霉菌有木霉、青霉、链孢霉和曲霉。这类霉菌在高温、高温和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迅速繁殖蔓延,后期在培养料表面形成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或黑色霉状物。此时霉菌与滑菇菌丝争夺营养,有的分泌毒素,影响滑菇的生长和发育,其中以木霉菌危害最为严重。

污染方式:⑴培养料污染。培养料配方不妥,培养基湿度过大,杀菌不彻底。⑵接种污染。菌型不适,菌种不纯,生活力差,接种环境不卫生,接种方式不当,接种周围常见霉菌污染。当接种量低于5%~10%时,滑菇生长优势不明显,霉菌也会侵染繁殖。⑶袋孔污染。塑料袋脆裂,有微孔或机械破损,杂菌乘隙而入,很快形成明显的污染中心。⑷培养污染。这种情况常表现在袋菌透气性差,以及高温高湿环境适于霉菌繁殖。

综合防治措施:确保滑菇正常生长发育,达到优质高产目的,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⑴正确选用和处理培养料。在拌料前,应使用原料在烈日下曝晒3~4天,以减少料中杂菌。

⑵严把接种关。优质的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础。以菌龄25~35天,菌丝浓密洁白,无积水或脱壁现象,无子实体原基形成,无污染的菌种为宜。有了合适的原料和优质菌种,还须保持接种场所、工具和接种人员的清洁卫生,以防传递感染。

⑶保护好栽培袋。栽培用塑料袋质量要好,且厚薄要均匀。避免使用坚利物品,装袋接触到的地面要平滑,搬动用的器具要光滑或有垫衬。搬运时工具与手均需消毒。

⑷正确培养管理。把接种的菌袋置于15~25℃下发菌。在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85%~95~,滑菇菌丝生长迅速,杂菌不易发生。如果温度达28~32℃,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PH为3.5~6,就会造成木霉、青霉等杂菌的生长优势。若发现袋底积水较多,可及时刺孔排水,并调换菌袋位置,否则霉菌将迅速污染。此外,在菌丝培养期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正常温湿度,确保菌丝正常生长。

⑸科学用药。经常检查菌袋,及时处理霉菌污染的菌袋,以免蔓延。霉菌点状发生时,向患处注射1%的克霉灵。污染较重呈局部片状,可先挖除霉菌,污染严重的要及时清理并挖坑深埋。

上一篇:葡萄秋栽胜春栽

下一篇:最后一篇

您是第:3373910访问者

      电话:0598-3651551  邮箱:yatsg@163.com  网址:http://www.fjyalib.net      

闽公网安备 35048102000027号 闽ICP备18008776号-1 Copyright© 2016 永安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