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文章
  • 推荐文章
毛竹林的挖笋留竹技术
发布时间:2015-12-29 丨 阅读次数:632

笋是竹林成竹的基础,也是竹林生产的产品。留笋养竹技术是调整竹林密度,增加竹材产量的关键措施,适时挖笋也是增加竹林收益的主要手段。毛竹林根据经营目的的不同,分成笋用林、笋材两用林、材用林3种经营类型,应按生产的目的要求,合理调整挖笋和养竹的矛盾。

1、冬笋的管护与挖掘。对于材用毛竹林应改变以往沿鞭寻笋的不良做法,尽可能根据地表变化,仔细观察长有冬笋的地方,开穴挖笋。这就要求竹林地集约经营,林地无杂草,容易找笋。另外,挖笋过程要注意不伤根、不伤鞭,挖后要覆土盖穴。对于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冬笋是竹林的主要产品之一,挖掘冬笋是一项基本的经营措施。笋用林挖笋一般采用全面翻土挖笋的办法。既利用冬季进行竹林垦复松土,又挖掘冬笋取得经济效益。有条件的林地可结合挖笋施入有机肥。

2、春笋的留笋与疏笋。材用竹林一般提倡挖掘退笋,及时挖取那些无法成竹的春笋,并在出笋早期疏除一些弱小的浅鞭笋,既提高成竹质量,又增加收益。材用竹林在生产中应注意留养早出土的成竹笋,以利于培育大径竹。在挖退笋的同时,应适当挖去前期、后期直径小的成竹笋,这样既能充分留笋养竹,又能合理挖笋利用。

笋材两用竹林提倡采用疏笋的方式,人为淘汰一部分春笋,以保证留养一定数量的竹笋长成新竹和具有较高的成竹质量。

笋用林是以生产竹笋为主要目的的竹林。集约经营的笋用毛竹林,可适当推迟留母竹时间。推迟留母竹可以调节竹林养分,促进后期笋的萌发,增加出笋株数,从而达到提高竹笋产量的目的。另外,竹笋市场价格前期高、后期低。推迟留母竹必然多挖前期笋,在增加竹笋的同时,又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鞭笋的保护和挖掘。鞭笋指的是毛竹鞭梢的可食部分。由于毛竹靠鞭笋生长,要保证每年有大量的芽发鞭长笋,需要新扩展。经营毛竹材用林都禁挖鞭笋,以免断鞭后产生许多细弱的叉鞭,降低次年的出笋质量。笋用毛竹林在经营上要挖鞭笋,以增加林地的经济收入。为使断鞭后新出的叉鞭不致于细小孱弱,应辅以重施肥和选择适宜的挖鞭季节。在鞭芽萌动和新鞭开始生长的初期挖掘鞭笋,容易引发叉鞭大量生长产生细弱鞭段;而在新鞭生长的稍后季节挖掘鞭笋,则因避开了鞭芽萌动的适宜时节,断鞭后不易引发大量叉鞭,对竹林生长的负面影响较小。但挖鞭笋的强度不宜太大,竹林空地应尽可能不挖。

上一篇:芦笋冬季田间管理技术

下一篇:最后一篇

您是第:3373899访问者

      电话:0598-3651551  邮箱:yatsg@163.com  网址:http://www.fjyalib.net      

闽公网安备 35048102000027号 闽ICP备18008776号-1 Copyright© 2016 永安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