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文章
  • 推荐文章
提高土壤通透性三法
发布时间:2015-09-02 丨 阅读次数:708

一、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提高土壤透气性的根本措施。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主体成分。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称为“海绵田”,作物产量最高。

二、合理灌水,改大水漫灌为滴灌。传统的沟灌、畦灌等对土壤有侵蚀、压实的作用,土壤的团粒结构被破坏,不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而在棚室蔬菜生长起来后,又覆盖着地膜,中耕松土的难度较大,土壤板结也就无法打破了。滴灌不同于大水漫灌,可以慢慢地浸润土壤,对土壤破坏作用小。

三、重施生物菌肥,提高微生物活性。长时间的连作种植将导致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积累,而有益微生物就会减少,容易发生根部病害,导致蔬菜不能正常生长。有害微生物的积累对土壤性质也有较大的影响。很多有益微生物本身就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的作用,在繁殖的同时一方面可以疏松土壤,另一方面在分解被土壤固定的营养元素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促进根系生长的物质,对根系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需要通过施用生物菌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占据优势。

上一篇:农村散养鸡中毒的急救方法

下一篇: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新技术

您是第:3373916访问者

      电话:0598-3651551  邮箱:yatsg@163.com  网址:http://www.fjyalib.net      

闽公网安备 35048102000027号 闽ICP备18008776号-1 Copyright© 2016 永安市图书馆.